水發力量│“水發力量”助推全國首家公辦“混改”高校落地山東
發布時間: 2021-03-12
共贏發展新路子
山東化工職業學院(下稱學校)是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化公司2003年創建全省唯一一所化工特色公辦高等職業院校。2015年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要求,與濰坊市人民政府達成學校移交地方的協議。2017年學校舉辦者變更為濰坊市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搬遷至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學。鑒于部省共建濰坊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需要,濰坊明確學校引進大型企業資金建設校區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辦學方向,尋求建校合作辦學方。
對于水發集團而言,企業規模擴張迅速,員工需求旺盛素質提升任務艱巨,急需將人力資源前置到高校,構建企業主導型“人才培養—人資管理—在職培訓”人力資本投入開發體系。傳統的生產部門式企業辦學模式顯然不適應教育發展規律,如何實現企業資本運營與高校法人管理的有效平衡,水發集團借鑒國有企業“混改”、公辦民辦院校辦學經驗,與濰坊協同實施辦學體制創新,蹚出了一條公辦高?;旌纤兄妻k學、地方政府與企業共贏發展的新路子。
為暢通企業資金進入學校渠道,該項目采取“契約管理、產權轉讓、主體建設”的思路快速推進。新校區規劃建設用地6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預算總投資16億元,分兩期建設。2020年11月4日,新校區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水發集團投資6.27億,建筑面積19.35萬平方米;南區二期工程計劃2021年3月動工建設,預計2022年上半年山東化工職業學院新校區全面建成投用,屆時新校區可容納學生15000人。
創新辦學新機制
水發集團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強化資本管理,構建現代學校法人治理體系。借鑒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民辦高校、混合體制、事業單位”混合所有制辦學經驗,創新“公辦高校、混合體制、民營機制”辦學體制,濱海區管委會提供新校區建設用地及相關支持政策,以產權變更引進社會資本出資建設,強化學校市場化辦學能力,形成政企共同舉辦的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借鑒公辦高?!包h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民辦高?!岸ɡ恚┦聲I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構建“黨委領導、理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校長負責、專家辦學、教授治學”管理體制。
其中,“黨委領導”主要體現在政治、組織和意識形態三個方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理事會決策”主要體現在辦學發展和重大決策方面,尊重出資方權益;“監事會監督”側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做到一年一審計,保障辦學資產保值增值;“校長負責”主要體現在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落實現代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專家辦學”指堅持先人后事,突出專業人辦專業事,強化系部主任隊伍建設;“教授治學”是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實行學術自由。
產教融合新格局
水發集團以創新辦學為抓手,進一步打造人力資本開發產業鏈,撬動產業轉型發展,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新格局。一是圍繞產業辦專業,在打造與化工全產業鏈耦合式發展的人才培養鏈基礎上,新上智能水務管理、水凈化與安全技術,建設集團人才培養及供給基地;二是調集集團科研及技能大師資源,全力支持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大幅提升辦學適應性;三是依托學校建設在職員工培訓基地,促進集團“學習型企業”建設,打造企業人力資本開發載體;四是實施“職業教育后”人力資源供給市場開發,為山東人力資本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五是撬動產業轉型發展,集團以學校為依托,近期成功并購3家規模以上化工企業,讓學校成為集團“開疆裂土”的重要支撐,讓人力資本開發培育成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新武器”。(王宗陽 辛國濤 供稿)